狂犬病
什么是狂犬病?
狂犬病是一种感染家畜和野生动物的病毒性疾病,通过与受感染的唾液密切接触(例如咬伤和抓伤)传播给人类。一旦出现狂犬病症状,该疾病几乎必然导致死亡。很少有人能从狂犬病中幸存下来。
如何获得狂犬病?
狂犬病通过与受感染动物的唾液密切接触传播给人类。大多数人类感染源于被受感染的犬或猫咬伤。几种蝙蝠也可能传播狂犬病。人类很少会因接触野生猴子、狐狸、浣熊、臭鼬、豺和狼而感染狂犬病。牲畜、马和鹿也可能感染狂犬病,并可能将病毒传播给其他动物或人,但这种情况很少发生。
易感性和抗性
与其他一些哺乳动物相比,人类在接触狂犬病毒后通常具有更强的抵抗力。尽管如此,仍应遵循所有急救和预防措施,因为一旦感染,这种疾病几乎都是致命的。
症状是什么?
狂犬病的初期症状类似流感,包括发烧、头痛和疲劳。病情会逐渐发展,影响呼吸系统、胃肠道和/或中枢神经系统。在狂犬病的危重阶段,患者会出现多动症或瘫痪的症状。部分瘫痪最终可能发展为完全瘫痪,最终导致昏迷。吞咽肌在受到水的刺激时可能会痉挛,导致恐水症(害怕水)。此外,患者还可能出现谵妄和抽搐。如果任由狂犬病症状持续存在,几乎100%的患者都会死亡,通常是由于瘫痪导致的呼吸衰竭。如果治疗不当,患者会在发病后的七天内死亡。
预防措施
避免与动物直接接触,尤其是不要触摸或喂食任何动物(包括猫狗),以及密切监督接触所有动物的儿童,可以有效预防狂犬病。
目前已有有效的狂犬病疫苗。应考虑接种狂犬病疫苗的人群包括:兽医、长期旅行者和居住在高风险地区的人;野生动物专业人士、研究人员或可能参与与蝙蝠、犬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直接接触活动的探险旅行者。
具体预防措施包括:
可能接触狂犬病后:
最近的研究表明,4剂细胞衍生疫苗(人二倍体细胞疫苗 [HDCV] 或纯化鸡胚细胞疫苗 [PCECV])与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(RIG) 联合使用即可产生足够的免疫反应,而第5剂疫苗不会增强免疫反应。
如果在接触狂犬病前未接种疫苗:
无论咬伤和非咬伤,建议联合使用RIG和疫苗。HDCV或PCECV疫苗的简化免疫程序应肌肉注射,具体如下:
· 第一剂:接触后尽快(第0天);
· 第二剂:第3天;
· 第三剂:第7天;以及
· 第四剂:第#14.
此外,应在伤口处及周围注射RIG。仔细用力清洁伤口是预防狂犬病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如果在接触狂犬病之前接种过疫苗:
建议采用2剂接种方案,如下所示:
· 第一剂:第0天;和
· 第二剂:第3天。
RIG并非必需,也不应使用。仔细用力清洁伤口是预防狂犬病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接触狂犬病之前:
对于暴露前疫苗接种,建议采用3剂接种方案,如下所示:
· 第一剂:第0天;
· 第二剂:第7天;和
· 第三剂:第21天或第28天。
特殊注意事项:
对于免疫系统受损的人群(例如艾滋病毒感染者、器官移植接受者等),建议在接触狂犬病后接种5剂疫苗,其中1剂为RIG。
来源:http://www.cdc.gov/rabies/resources/acip\_recommendations.html
动物疫苗接种,尤其是流浪犬的疫苗接种,可以杜绝狂犬病向人类和其他动物的传播。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,家畜和部分野生动物的疫苗接种已显著降低了该病的发病率。
处理
如果快速彻底地清洗咬伤或抓伤的伤口,然后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(一种含有抗狂犬病抗体的制剂),并在接触患狂犬病动物后立即注射一系列狂犬病疫苗,就可以避免感染狂犬病。(参见预防措施)
如果及时采取这些预防措施,几乎可以100%地预防狂犬病症状的出现(以及几乎必然导致的死亡)。一旦出现症状,只有最英勇的支持疗法才能挽救少数人的生命。
疫苗接种
它常见于哪里?
狂犬病遍布世界各大洲。很难预测狂犬病可能发生在哪里。许多国家由于对家畜(例如犬)和野生动物(例如蝙蝠、浣熊等)进行了疫苗接种,目前已无狂犬病。以下地区已知无狂犬病:加勒比海群岛、香港、日本、科威特、卡塔尔、新加坡、阿拉伯联合酋长国、大多数欧洲国家和澳大利亚。
最近南美洲以及非洲和亚洲部分地区狂犬病死亡人数的增加表明,狂犬病可能再次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。